7月8日,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岑兜中心农场小学足球场,孩子们在进行分组对抗。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提高小学与高中体育课数量,并将足球作为重点项目,今年起逐步建立与健全四级校园足球联赛机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即将展开,袁贵仁认为,应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
而足球将是本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要加快普及、制定并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小学、中学、大学定点学校,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袁贵仁打算将足球作为试验田,“今后要把校园足球工作的成功做法,逐步拓展到篮球和排球三大球等集体体育项目中。”
实际上,作为过去五年校园足球的主导者,国家体育总局在资金投入上从去年开始达到5600万元,但是分到全国5084所布局学校之后成了杯水车薪,资金仅仅是一个方面,校园足球还存在缺乏足球老师、训练系统不统一、竞赛系统不完备等诸多问题。
观火
先摒弃“面子工程”,再来谈开花结果
关于校园足球,2009年“全国青少年足球活动”就已经正式启动,到如今已经整整搞了5年。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已经从活动之初的2000多所整整增长了两倍多,全国所有布局的城市都已经有了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联赛,但在看似红红火火的背后,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也正是阻碍校园足球发展的症结所在。
目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细则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根据细则,每所足球定点学校全年的比赛场次有一定量的规定,但在实际的统计里面却有不少的水分。记者曾经和一位从事青少年训练的足球教练聊过校园足球,他就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校队的教练一个电话就能“完成”一场比赛。比如这两家学校原本应该打一场比赛,但是双方都抽不出时间,那索性就不比了,两位教练自己私下商量一个比分,然后就算是踢过了。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现象,毕竟即使是足球定点学校,学业依旧是校方和家长看重的。如何能够顶住这些压力,将校园足球真正推广下去,这才是青少年足球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校园足球的执行力上,青少年足球教练的质量和数量也是一个拖后腿的重要方面。据统计,在全国定点足球学校的足球教练队伍中,没有任何教练等级证书的教练比例超过了50%,C级以上教练证书的连20%都没有达到。而且,教师的训练工作量和薪酬如何计算、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如何互相认可、教练怎样才能真正进入校园辅导学生,至少目前这些问题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让足球定点学校真正成为足球苗子的乐土,让爱好足球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好的训练和充足的比赛锻炼机会,让青少年足球教练能够安心工作,如果连这些都无法做到,那么校园足球就只能是一个粉饰繁荣的“面子工程”,无法成为中国足球发展中重要的基石。